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红军长征出发时间: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渡江大道东段。其前身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是一处集爱国主义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园。在纪念园东侧是2004年兴建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5.75亩,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展厅两层。陈列采用文字、图表、照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直观展示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再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了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主题性纪念馆。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
湘江战役时间:1934年11月至12月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是一座记录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历史的革命纪念馆。馆内展陈丰富,文物、文献、图片、油画、视频、场景模拟、主题雕塑等一应俱全,还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红军长征全貌,并从军史的角度突出了湘江战役那段血与火的本土历史。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
突破湘江时间:1934年12月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坐落于兴安县城狮子山,占地10万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有大型群雕、纪念碑、陈列馆、闽西革命烈士雕塑、廉政清石园等。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共8万余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长征,先后突破敌人三道防线,于11月底到达湘江江畔的兴安、泉州、灌阳一带,中央红军在湘江两岸同尾追、夹击、堵截之敌展开殊死战斗,在战斗中红军伤亡过半。12月初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胜利的突破了敌人第四道封锁线,向贵州挺进。

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
强渡乌江时间:1935年1月
距离贵州省瓮安县城45公里的乌江江界河渡口是通往遵义的主要渡口,江面宽120多米,两岸悬崖绝壁,横亘天际, 形成“乌江天险”。1934年12月31日,“猴场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立即作出强渡乌江战斗的决定。1935年1月1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率领中央红军,经过3天3夜的顽强战斗,强渡乌江,击败黔军,向遵义挺进。该战斗遗址于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入省级和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遵义会议会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
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 ,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 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四渡赤水纪念馆(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四渡赤水时间:1935年1月至3月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团结街,原称“花园”,长征时红三军团司令部在土城驻地,为中西合璧两层砖房,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馆名。纪念馆突出介绍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以土城战斗、一渡赤水河为重点,真实再现历史,突出表现毛泽东等军事指挥家军事指挥艺术上的“神”,凸显四渡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四渡赤水纪念馆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展。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的战斗经历,并突出了“土城战役”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作用。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巧渡金沙江时间:1935年5月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石鼓红军长征纪念碑)位于丽江城西52公里的石鼓镇,镇内山河壮丽,风景优美,有长江第一湾、石鼓碣、红军渡江纪念碑、柳林等景观,是玉龙县内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77年修建了红军渡江纪念碑,由台基、碑座、碑身、碑额等组成。2009年5月,红军长征过丽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
强渡大渡河时间:1935年5月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总面积66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占地2600平方米。展厅以弘扬红军精神为主题,分为长征、大渡河战役、红军长征过安雅、翼王悲歌、历史评述等五个部分。拥有馆藏228件,其中实物类73件,图片类155幅。纪念馆建筑采用唐式风格,对称布局和院落形式,内设休息、接待、展厅、办公研修区域。配套工程包括入口广场、纪念广场、雕塑广场、红军渡口、红军宣誓场。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
飞夺泸定桥时间:1935年5月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坐落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城西南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内。纪念馆的外观造型独特,气势雄伟,融合了川西民居、藏式建筑、明清古建筑的元素,与纪念碑公园大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形成了一条延伸的红色文化游览中轴线。纪念馆屋顶模拟天安门城楼,寓意"十三根光秃秃的铁链托起了共和国"。馆中展览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飞夺泸定桥为重点,综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奇、绝和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彝海结盟纪念碑(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
彝海结盟时间:1935年5月
1935年5月22日,中国工农经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果基家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相见,以水代酒,歃血明誓结为兄弟,使大队顺利通过百里彝区。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彝海结盟处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湖边竖立了大理石文物标志。1995年,又正式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彝海有纪念馆、纪念碑,向人们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篇章。

冕宁红军长征纪念馆(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
冕宁红军长征纪念馆,又名毛主席接见彝族代表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始建于1965年,是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时入川后建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所在地。至今馆内仍保留了当年毛泽东接见彝族代表和地下党代表的厅堂布局原貌,并陈列文献、文物、图片近200件。在馆内展出的文物中有红军进入冕宁后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在这个布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红军万里长征”这一词,从此,“长征”一词从冕宁传遍凉山,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

会理红军长征纪念馆(四川凉山州会理县)
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环城西路中段2号,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属专题性纪念馆,专门举办“中央红军过会理纪念展”,展览以毛泽东的著名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为主题,采用图文并茂、实物陈列、文物复制、场景复原、以及多媒体影像等新的陈列方式来进行展出,其中图片150余幅,实物近百件,场景4个,文字说明3万6千余字,用六个篇章着重地介绍中央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在会理期间的主要活动,以此来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历尽艰辛、抛洒热血的红军将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
翻越夹金山时间:1935年6月
纪念馆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城内青衣江畔,占地约5000平方米。整个纪念馆由红军广场、主题雕塑、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连环画护拦和两个展厅组成。纪念馆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分为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展厅和陈云出川展厅两部分。展厅内展出了很多珍贵的红军手书和文物;红军广场占地3500平方米,主要是园林绿化和休闲广场。主题雕塑长6米,宽2.5米;连环画护拦有112块浮雕石板,让人们在广场休闲的同时,缅怀革命先烈、增强爱国意识。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
翻越六盘山时间: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
纪念馆由1986年所建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改扩建而成,占地面积2159平方米,由展厅、纪念碑、红旗造型的影壁墙、青铜雕塑等部分组成。纪念馆共有四个展厅,由“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4部分组成,展示了红军长征中的上百件遗物、文物、图片资料,仿制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等等,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次经过六盘山区时的斗争历史以及六盘山儿女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建设家园的情景。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
腊子口战役时间:1935年9月
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其教育设施有红军途经迭部路线沙盘、背景影视投影仪等;展出内容有红军途经迭部路线图、红军遗留在迭部的各类革命文物、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架栈道、开仓放粮、救助流落的伤残病红军等相关资料图片。

天台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四川省成都市天台山境内)
建立苏维埃政权时间: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
天台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川省成都市天台山境内,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建立的第四区苏维埃旧址,现为成都市唯一的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保留了当时红军遗留下来的大量生活用品和枪械等。山门外建有红军亭,刊立着红军遗留下来的石刻标语。

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四川省甘孜州第一镇——磨西镇,并在这里召开了“磨西会议”,自此红军在甘孜州开始了近一年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光辉历程。2015年5月30日,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在海螺沟磨西镇正式开馆。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坐落于摩西古镇的中心,占地约15亩,展馆及附属设施近6000平方米。该纪念馆以史实为依据,分上、中、下三层展厅共计四个单元,馆内除大量丰富的图片、资料、实物外,还增加了仿真雕塑、仿真故事场景等逼真的历史画面,再现当年红一方面军在甘孜的工作、生活情景,再现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和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面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丹桂村,离县城72公里,据昆明市85公里。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始建于1974年,最早由“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毛主席长征路居旧址”两个展区和“办公区”三部分组成。据介绍,就是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对抢渡金沙江作出了具体研究和部署。修缮后的纪念馆征收回“中央书记处驻地旧址”,由过去的1534.4平方米扩展到2128.91平方米。展馆内运用多媒体声光手段,以影片、视频等方式真实再现当年红军长征史事,并将当年红军使用过的马灯、草鞋等实物陈列布展。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以来,对几处主要旧址按原貌先后进行了恢复和维修。1985年10月正式建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哈达铺位于岷山脚下,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三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直插哈达铺,在这里制定了挥师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决策,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
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区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曾在这里宿营扎寨,召开干部群众大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1996年前后,当年群众自愿集资,县委、县政府拨款共同修建了纪念馆。纪念馆建成后,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被静宁县委、县政府和平凉地委、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
会宁红军长征会师时间:1936年10月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位于会宁县会师镇会师路,旧址东西宽110米。南北长400.6米,总占地面积约44718平方米,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扩建的革命遗址。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有: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三军会师纪念塔、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组成。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
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时间:1936年10月
将台堡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南部葫芦河与马莲川河交汇处,距县城30公里,两河交汇形成三角埠坪,地势平坦宽阔。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7年3月,将台堡会师纪念碑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11月12日,国家民委公布“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位列其中。

(资料内容整理自网络)